

禁酒令违诺、打击华校发展,苏仪芳:火箭部长勿静静须交代
对于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宣布,政府学校内不得举办任何涉及酒精饮品的活动,马青总秘书苏仪芳促请行动党5名内阁部长及40名国会议员展现政治勇气,不要继续静静和闪避,必须就此课题公开表态,向华社交代,别再让矛盾的政策继续伤害华社与华教。 苏仪芳指出,行动党在团结政府中的政治力量不可小觑,是时候展现政治决心,对影响华教及华社利益的政策大胆表明立场,尤其是身为行动党秘书长兼交通部长的陆兆福。 她披露,陆兆福曾公开提及,内阁已经议决,允许啤酒公司继续以冠名赞助形式支持华教义演活动,一切维持现状(status quo)。然而,如今首相却宣布“政府学校不得举办任何酒会”,这明显与“维持现状”的立场自相矛盾。 “行动党部长必须向华社说明,到底政府的真正立场是什么?首相的决定是否经过内阁讨论?行动党是否曾在会议中反对?如果没有,那你们过去所说的‘不会影响学校礼堂租借’是否欺骗华社?” “火箭部长,请不要再回避——你们到底站在哪一边?是捍卫多元社会,还是向单一宗教化政策屈服?华社不会再接受‘静静’的借口,也不会再容忍空头承诺的背叛。” 苏仪芳提及,对外租借礼堂予私人单位作


李国成:校园禁酒令凸显政策滑坡,华校自主权正被一点点侵蚀
针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说政府近期拟收紧学校礼堂出租政策,禁止在校园内举办任何涉及酒精饮料的活动。马青中委李国成指出,此举看似是维护校园的“纯净”氛围,实则暴露出一个更深层的体制隐忧,华校董事会的关键自主管理权,正被政策的微调一步步、系统性地削弱与侵蚀。 李国成表示,华校礼堂的意义远超于一个简单的教育空间。多年来,它更是华校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之一。许多董事会正是依赖“以地养校”的模式,通过出租礼堂来维持庞大的校务开销、进行必要的设备升级与校舍建设,直接惠及成千上万的莘莘学子。然而,一旦“一刀切”的禁酒政策全面落实,礼堂出租率必然面临断崖式下跌,华校的财政基石将遭受无法承受的严重冲击。 “过去,团结政府曾积极推动华校董事会将礼堂地契转入学校名下,并以此为诱,承诺地税减免与拨款便利。但如今,政策说变就变,连课后租用礼堂举办校友联谊、晚宴等非教学性质的活动都受到限制。” “这清晰地揭示了一个危险的逻辑:当自主权一旦让渡给体制,华校的生存与管理空间便随时可能被收紧、被压缩,受制于单一的行政意志。” 他警告,这项不分青红皂白的“禁酒令”,若无法区分“校内教学


许金汉:禁学校活动涉酒举措,希盟政府勿无理上纲上线
马华中委拿督许金汉针对首相拿督斯里安华在国会指政府学校不能举办活动涉及酒精饮品的说法,并企图将一场正常的租借场地活动曲解为喝酒文化,是不合逻辑,希盟政府勿无理上纲上线。 他表示,学校礼堂作为社会公共设施,长期以来都开放予社团及民间机构租借使用。活动在校园内举行,是为了增加学校的收入,这并不等同于学校主办,更不意味着是在宣扬任何特定文化或行为。希盟政府若连这点都分不清楚,实在令人质疑其治理逻辑与判断力。 “华社办校数十年,一直秉持教育为本的宗旨,对学生的品德与学业要求从不妥协。” “即便场地活动涉及酒精饮品,也不会动摇我们的教育理念,更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如今希盟政府,却动辄将课题政治化,实际上是暴露其狭隘与偏见。” 许金汉续称,讽刺的是,过去政府仍尊重华社的自主与自由,如今昌明政府,却不断挑战华社的底线与权益。这样的双重标准,根本不配称为昌明政府。 “我们促请首相安华及行动党部长立即纠正偏颇思维,停止以极端视角审视多元文化活动,尊重华社教育机构的自主权,让教育回归理性与专业的轨道。”


陈扬邦:华小礼堂办宴会禁酒荒谬,政府别以宗教标准管理多元社会!
马青副总团长陈扬邦批评首相拿督斯里安华,竟宣称即便在课后时段,政府学校的礼堂也不得举办任何含酒精的活动,这是宗教过度介入公共政策的荒唐示范,完全无视学校的现实与多元社会的生活方式。 陈扬邦指出,全国各地华小与华中长期依赖“以堂养校”的方式维持校务,包括出租礼堂给婚宴、校友宴、华团宴会、社区活动等等,是许多学校筹集更多发展资金的收入来源。首相一纸令下,等于要这些断绝学校的额外收入。 陈扬邦质问,华校出租礼堂给私人单位所办的活动,都是在非上课时段、不涉及师生、不影响教学,凭什么被视为不符合教育宗旨? “首相口口声声说要‘教导价值观’,那学校发动社区力量,自行筹款或能够扩建校舍、添购电脑、改善教学设备,不也是教育的一部分?现实生活不是靠口号维持的。” “政府根据单一宗教的价值强加于非穆斯林社会、校友会或婚宴活动上,无异于文化打压。这是在一刀切,也是在把国家政策宗教化!” 陈扬邦强调,非穆斯林并非鼓励喝酒,但社会应有选择空间,否则连华人校友会在礼堂办个周年宴都被禁止提供酒精饮料,马来西亚多元共融的精神就形同虚设。 陈扬邦呼吁行动党内阁部长必须为华校发声,


马汉顺:重建校园安全,管理改革须与教育本质并行
灵市白沙罗万达镇国中四校发生“男中学生刺死学姐”命案,举国震惊。马华署理总会长拿督马汉顺医生指出,事件的发生令人痛心,但是更值得深思的是,校方在事后推出的一连串“铁腕”措施:使用金属探测器、规定学生结伴如厕并由老师站岗、关闭更衣室等。这些做法虽出于防范动机,却也暴露出教育治理方向的迷失。 他强调,安全管理必须与教育本质并行——当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被信任、被理解、被尊重,校园才会真正安全。 马汉顺认为,要理解此案,不能仅停留在个别学生的暴力行为。促成悲剧的,是一连串系统性失衡: 一、校园心理支持体系薄弱:学生的情绪管理、同侪冲突与心理辅导机制长期被忽视。学校多聚焦成绩与纪律,却缺乏心理疏导资源。当校园成为压抑的空间,个体情绪一旦失控,就可能以极端方式爆发。 二、教师人力与培训不足:多数国中教师已经承担超负荷行政任务,无暇建立深层师生关系。校园安全本应依托“信任与关怀”,而非“监控与恐惧”。 三、校园环境的空间安全设计不足:厕所与更衣室常是校园死角,缺乏闭路电视覆盖或有效的安全动线设计。长期以来,这类空间成为霸凌、抽烟或藏物的温床。...


对校园安全危机视而不见,李奕渊斥黄家和不务正业
马青副总团长李奕渊痛斥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不务正业”,整天忙着为财政部宣传财政预算案,却对教育部内部层出不穷的校园安全危机视而不见、三缄其口。 “教育部眼前的问题堆积如山,诸如学生霸凌、性侵、校园暴力接连发生,日前甚至出现14岁学弟杀害16岁学姐的骇人悲剧,这已不是普通案件,而是整个教育体系亮起的严重警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部长都不该对此装聋作哑。” 他表示,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在事件频发之际却选择沉默,反而频频出现在媒体与政治活动中,为财政预算案站台背书。 “教育部正副部长的职责应该是为学生撑起保护伞,不是当政治宣传员,如今学生在校园里受伤、受害、甚至失去生命,副部长却忙着粉饰太平、为政府唱好,这样的态度,人民无法接受!” 李奕渊指出,多个公民组织日前已前往国会呈交备忘录,提出11项校园安全改革建议,并要求教育部长与副部长在30天内采取实际行动,否则应引咎辞职,这显然不是政治课题,而是全国人民对教育部彻底失望后的最后呼吁,人民要的是一个安全的校园,不是部长与副部长轮番上演的政治秀场。 他进一步强调,财政预算案的讲解与辩护应由财政部长拿督斯里安华负责


全球出海研究所礼貌拜会马华对华委会,携手探讨女性企业家“出海”合作新机遇
由深圳市十八福禄中医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朱慧芬带领的全球出海研究所一行30多名年轻女企业家在今午(21日)拜会马华对华事务暨“一带一路”委员会,获得马华副总会长兼委员会主席拿督陈德钦及马华妇女组署理主席郑慧玲和一众领导的接待,双方就文化、商业和经贸等多个领域的合作前景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特别是女性企业家在“出海”时面对的机遇和阻碍。 交流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双方坚信,女性企业家可以在推动经济方面,扮演关键的角色。 陈德钦在交流会上指出,过去几十年,马来西亚经济长期过度依赖外籍劳工造成经济增长乏力,因此,马来西亚必须摆脱这种困境,必须朝向低空经济”发展,并全面转型至高科技、高技能与高附加价值的经济模式。 “我们要从‘低空经济’走向‘智造经济’,马来西亚才能在新全球格局中立于不败之地。” 陈德钦也特别赞扬女性企业家在新时代经济中的崛起,在全球经济多元化与数码化的浪潮中,正以坚韧与智慧“顶起一片天”。 他认为,女性企业家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参与者,更是创新的引领者、合作的推动者和社会价值的创造者,并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 “我们将通过‘一带一路’合


华社质疑教部为何强派官委董事,陈德钦批吴俊益李文兴牛头不对马嘴
马华副总会长拿督陈德钦抨击,针对教育部强派官委董事进入槟州国民型华文中学董事会所引发的风波,武吉淡汶州议员吴俊益和公正党槟州副主席兼州宣传主任李文兴的言论答非所问,根本是意图为教育部洗地和转移视线。 教育部强行委派本身人选进入槟州华中的事件,引起华教界高度关注,包括槟威董联会也表达担忧和反对的立场,然而吴俊益和李文兴却以马华和民政领袖也担任华校董事为由,试图为教育部的举措护航,对此,陈德钦抨击两人的言论牛头不对马嘴。 “华社反对的是教育部直接委派自己的人选进入华中董事部,他们却讲马华民政也有官委董事,因此必须辞职。这种言论根本是强词夺理、转移焦点。现在的关键不在官委董事是谁,而是官委董事是由教育部所直接委派还是董事部推荐的人选。” “我们的论点清清楚楚,也完全知晓法令允许官委董事的存在,我们提出的质疑是:教育部和华校历来秉持相互信任与尊重的精神,都是由董事部推荐热心华教、愿意为华校出钱出力人选出任官委董事,而非由教育部提名人选进入董事会。如今教育部是在没有与董事部沟通,甚至没有知会董事部的情况下,突然自己委任官委董事进入华校董事会,才引发了槟州华


推动马中经贸合作 深化企业对接与区域发展
21日上午,马华副总会长兼对华事务暨“一带一路”委员会主席拿督陈德钦在马华总部热烈欢迎中国青岛市商务代表团莅临马华公会访问,并出席由马华对华事务暨“一带一路”委员会主办的交流会。 此次访问恰逢马中建交51周年“过去黄金50年”的重要里程碑,象征着两国关系从政治互信迈向地方合作与经贸共赢的新阶段。 “青岛商务代表团的到来,体现了地方合作与民间外交的活力,也标志着马中在新时期的交流合作,正朝着更务实、更深入的方向前进。” “我指出马华当时发动带领大马华社表态全力支持,并于同年签署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备忘录。随后,马来西亚政府正式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成员国,这是一项历史性决定,标志马华对区域合作的坚定承诺。” 陈德钦补充,马华一手抓政治,一手协助人民及华社发展经济,既是政治政党,也是民间力量。马华众多名党员散布在全国各地,其中许多人活跃于企业界。 “我们希望引领华社与企业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寻找更大合作空间,为国家经济注入动力。” 陈德钦回顾,马华对华事务暨“一带一路”委员会于2025年6月8日率领‘马华青岛40名商业考察团’


启动国民服务计划3.0,梁子祥:有助培育团结与爱国精神
马青宣传局主任梁子祥对于国防部长拿督斯里莫哈末卡立宣布,政府将于明年重启国民服务计划3.0(PLKN 3.0)表示欢迎。根据防长公布,预计有10万名青年参与有关几乎,其中70%是来自大专院校的学生。 梁子祥表示,此计划有助于在青年之间培育团结、互助与爱国精神,这也符合自2004年2月由国阵政府所推行PLKN的初衷,特别是来自不同背景的参与者,有利于加强各族之间的联系,建立更稳固的国家认同与凝聚力。 参与者中30%来自民众,也可以藉由国民服务营(Kem Wataniah)的受训,鼓励更多社会大众加入马来西亚陆军志愿后备队,从而强化国家防卫能力与应变准备。 马青也呼吁政府适时检讨与提升训练营的设施、培训内容和教官素质,以确保整个计划能更有效且安全地执行,尤其是优先保障学员安全,提供有系统的训练与专业指导,让学员能全心投入课程内容。 “只有在安全的训练环境、专业的指导团队及切合时代的课程内容下,PLKN 3.0才能达成目标,培养出有纪律、爱国及团结的青年新世代。 “马青也鼓励所有即将参与PLKN 3.0的青年,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因为这将成为个人人生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