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华欣:校园安全亮红灯,教部责无旁贷应全面检讨校园安全机制
近来全国各地频频传出校园暴力、性侵及学生安全受威胁的事件,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森美兰州马华妇女组女青年局主任陈华欣表示,作为主管全国教育事务的部门,教育部有责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校园重回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近期更有媒体报道,涉及严重刑事罪行的学生竟被允许参与全国考试(SPM),此举在社会上引发巨大争议。教育部的决定被质疑是否已忽略受害者的权益,也被认为传递出“犯罪仍可被宽恕”的危险讯息。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校园理应是学生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地方。我们呼吁教育部: 1️. 立即检讨并强化校园安全政策; 2️. 与警方及妇女儿童事务机构合作,建立快速应对机制; 3️. 制定更严谨的校园纪律与保护程序,避免类似悲剧再度重演。 任何涉及暴力与性侵的案件都不应被轻视。教育部必须以实际行动,恢复公众对教育体系的信任,保障每一位学生的安全与尊严。


许秀莹:教长改革方向值得肯定,但校园安全改革仍显不够全面
教育部长法丽娜日前宣布,教育部将推行“即时改革”策略,以强化全国校园安全体系。登嘉楼州马华妇女组女青年局主任许秀莹认为,此举方向正确,也反映政府对校园安全议题的重视,值得肯定。 然而,许秀莹也指出,从整体政策设计与执行深度来看,这项改革仍显得不够全面与系统。问题不在于教育部是否愿意改革,而在于改革是否具备足够的制度深度、资源支撑与持续机制,确保政策真正落实到校园层面。 校园安全已不只是单一事件的应对,而是教育体系长期结构性漏洞的体现。若要防止悲剧重演,改革必须从制度建设与社会协作的角度出发,推动一套长期、可持续的执行机制,而非仅止于短期应急或表面修补。 首先,目前的改革框架仍停留在方向性宣示与计划层面,尚未形成完善的制度闭环。教育部提出多项重点方向,但若缺乏明确的执行标准、资源分配与绩效评估,这些措施终将流于形式。真正有效的改革,必须建立从政策规划、落实、监督到回馈修正的长期循环,让改革成为持续进步的过程,而非一次性的口号行动。 其次,校园心理健康体系依然薄弱。尽管教育部已意识到心理辅导的重要性,但现实中许多学校的辅导老师身兼数职,资源不足,无法


林添顺:国阵早已全额资助华小迁建,行动党应尽快完成10+6华小而非自吹自擂
“行动党,政府全额资助华小迁校和建校早在国阵时期已有。该党若能延续马华争取落实的10+6新增华小和迁校计划,尤其尽快批准兴建郭鹤尧华小、陈嘉庚华小、李孝式华小及沈慕羽华小,那才值得向华社报喜讯。希望华社不需要再等久久。” 马青总团长林添顺表示,无论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如何自吹自擂,也无法抹杀马华对华教的贡献,且国阵时代已有华校搬迁是由政府承担全部费用,古来华文小学二校就是最好例子。 也是马华柔佛州署理主席的林添顺表示,华小获得政府100%资助迁校及建校,早在2006年国阵时期就有。古来华文小学二校就是在第九大馬计划下,获得720万令吉建校,完全没有动用华社的捐款。 “黄家和说今益华小学搬迁获得政府全额资助,并说是行动党争取下有史以来首次华小获得突破,明显是忽悠华社。” 林添顺说,古来华文小学二校迁校事宜是由前古来国会议员拿督林时清亲自处理,当时因宽中古来分校也在同一时期展开建校筹款,为不再加重华社的负担,争取将古来华文小学二校列入第九大馬计划,获得全额资助建校。 他表示,永平二校和武吉英达培才华小也都是政府全数拨款兴建的,行动党要忽悠华社是该党的事


傅丽音:教部须为校园安全失守负责
霹雳州马华妇女组女青年局主任傅丽音表示,全国校园危机频发,教育部必须负起政治与道义责任。 自今年7月以来,全国接连爆发多起校园悲剧,涉及学生死亡、坠楼、性暴力与自残等事件,短短3个月内接连发生10宗严重个案: - 7月16日: 沙巴学生 Zara Qairina 离世; - 8月17日: 男童 Izzul Islam(10岁) 遭欺凌致脑震荡; - 8月20日: 女学生被同学辱骂为“穷孩子”; - 8月26日: 初三学生从宿舍三楼坠下; - 9月23日: 14岁学生受创后几乎自残; - 9月27日: 三年级学生坠入污水池死亡; - 10月1日: 四年级学生被发现昏迷于厕所; - 10月11日: 初三女生在课室遭轮奸; - 10月14日: 初四女生被学弟刺死; - 10月16日: 再爆出集体性侵案。 这些案件的频密发生,已不再是个别事件,而是教育体系安全崩塌的警讯。霹雳州女青年局对教育部的冷处理、迟钝反应与缺乏系统改革的态度,表示最严厉的谴责。 教育部不可再以“调查中”推卸责任 教育部作为全国教育政策与校园管理的最高主管机关,负有不可推卸的政治与行


酒精与货币论脱离多元社会基础,郭信志:伊党须回归理性与现实
马青中委郭信志抨击伊斯兰党两名国会议员在国会辩论期间的言论,指出他们的发言脱离现实,显示伊党在治国视野上仍停留在宗教情绪层面,而非以理性与制度为依归。 他指出,勿述区国会议员仄莫哈末祖基菲里将“飞机供应酒精”形容为“魔鬼的行为”,此类言论不仅缺乏逻辑,也反映出伊党对公共事务与多元社会认知的严重偏差。 “飞机上供应酒精饮品是国际航空业的标准服务,旨在尊重不同文化与乘客需求。若以宗教洁净观念去定义‘肮脏’,将对非穆斯林与国际旅客造成冒犯,也会损害马来西亚作为多元与开放国家的形象。” 他强调,公共政策应以安全、效率与国际规范为基础,而非以宗教情绪主导。 郭信志指出,宗教信仰属于个人自由与精神领域,但国家治理必须建立在理性与制度基础之上。 “当宗教立场被过度政治化,治理焦点就会偏离民生与发展。一个政党若把信仰凌驾于公共政策之上,最终只会加深社会分裂,让国家付出代价。” 他也批评伊党主席哈迪阿旺呼吁伊斯兰国家改用伊斯兰货币(Dinar)取代美元的言论,形容这是一种“政治口号式的经济幻想”。 “美元是全球贸易与能源体系的核心货币,


梁凤仪:教部须立即行动,保护学生安全刻不容缓!
雪兰莪州马华妇女组女青年局主任梁凤仪表示,校园霸凌问题久拖未决,已从家长忧心、社会关切的顽疾,急剧恶化为令人震惊的残暴罪行。 近期发生的骇人案件,包括高年级学生轮奸并拍摄女学生,以及另一名学生被刺致死案,已不再是简单的纪律问题,而是对整个社会良知与法治底线的公然挑战。 这些悲剧并非孤立事件,令人不安的是,在短短三个月内,共发生了10 起已上报的安全相关案件,范围涵盖霸凌、暴力、死亡、强奸以及因基础设施破旧导致的致命事故。 这些悲剧事件,曝露了我国教育体系在保障学生安全环境上的灾难性失败。它们深刻反映出部分青少年同理心、道德观念与冲动控制能力的严重缺失,更揭示了校园基础安全机制与心理社会支持系统的全面崩坏。 学校,本应是传授知识、塑造品格的神圣殿堂,如今却可能沦为滋生恐惧与暴力的危险之地。梁凤仪对此表示痛心疾首,并强调当校园安全失守,我们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安宁,更是整个国家未来的希望。 校园霸凌是无数家长夜不能寐的根源。学校本应是孩子们最安全的港湾,旨在培育他们成长为有知识、负责任的公民。当这个港湾变得波涛汹涌,甚至危及生命时,教育的根本意义便荡


为何只有200寄宿学校优先安装CCTV?张娅莲:教育部必须解释
教育部宣布,全国200间寄宿学校将优先安装闭路电视(CCTV)保安系统,以加强校内安全。然而,马华妇女组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张娅莲质疑,全国有上万所政府学校,包括寄宿与普通学校,为何是这200间学校优先获选批而不是已有安全风险前例的学校? 张娅莲表示,教育部每年都对政府寄宿学校提供庞大的拨款,用于管理、设施与保安开支。然而,近期发生安全问题的学校却不在首期计划之中。社会不禁要问,是否教育部想向公众传达,这200间被选中的学校才是“问题学校”重中之重,面对更严俊的安全问题? 我们要求教育部负责单位必须尽快公开这200所学校名单,所面对的保安问题及甄选标准,向家长与社会交代清楚。全国上万所政府学校的学生,理应获得同等的安全保障,而不是被政策选择性忽略。 也是马华雪州教育咨询委员会主席的张娅莲认为教育部的“优先计划”不夠专业,首期工程明显避开高风险学校,究竟依据的是什么评估和筛选标准?这样的政策是否真正以学生安全为首要考量?政府是否也应该考虑为各源流学校,包括国民型华小和华中,提供拨款安装CCTV,以提升学生安全?


教育总监揭问题却遭部长驳斥,张佑铨:法丽娜黄家和必须向全民交代!
这几天连续爆出的校园案件,原来在教育部眼中都是“不严重的小事”?马青署理总团长张佑铨强烈要求教育部长法丽娜和副教育部长黄家和给全民一个交代,清楚告知全民学校至今还安全与否? 教育部总监莫哈末阿占揭露,其上任短短3个月内已发现多宗涉及国家教育体系的严重问题竟被“扫入地毯底下”,包括教育部机构内部关于性侵及霸凌的投诉事件,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但法丽娜却在国会中驳斥相关说法,声称“未曝光的都是不严重的小事”,法丽娜的言论再引发议论。 也是马青联邦直辖区州团团长的张佑铨怒斥教长的言论荒谬,更是对全国家长和学生安全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如果教育总监所言属实,部长却认为这些是‘小事’,那是不是意味着在教育部长眼中,校园霸凌、性侵、师生伤害都可以被轻描淡写?难道只有曝光到媒体的案件才算严重?” 张佑铨强调,人民尤其是家长,有绝对的知情权,教育部必须全面检讨处理校园案件的机制,从学校到教育部的每一层都必须公开透明地处理,无权以任何理由掩盖负面事件,更不能让家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孩子送进一个充满风险的校园。 “教育部的职责不是漂白问题,而是解决


苏仪芳:教长失职难辞其咎,需以实际行动和制度实现对校园暴力“零容忍”
马青总秘书苏仪芳抨击教育部长法丽娜,对近期国内频频爆发的校园暴力、霸凌及性侵事件,始终只以“关注”与“发文告”带过,毫无有效行动或制度改革,已彻底让人民与家长失去信心。 苏仪芳指出,校园理应是最安全的学习环境,如今却接连发生令人发指的事件,从查拉(Zara)案件到陆续被揭发的校园霸凌、性侵与暴力事件,一再暴露出教育体系内部管理失衡与安全机制失灵的问题。 她直言,教育部长法丽娜对校园安全问题处理无能、态度冷漠,完全未展现应有的政治担当,必须为一连串校园悲剧负起全责。 “教育部长不能每次出事就发表一纸‘关注声明’就算交代。到底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是辅导老师人手不足?学校自由度过高?还是安全设施如闭路电视(CCTV)不足或形同虚设?教育部必须找出症结,对症下药,而不是在悲剧发生后才被动回应。” ”教育部长到底在做什么?如果连校园都不再安全、如果连孩子在学校的安全都无法保障,我们还谈什么迈向先进国?” 另外,苏仪芳提出3大系统性建议,呼吁政府以制度与行动,真正实现“零容忍”的校园安全政策。 她建议,政府应立即推行一部全国性的《安全校园与社区综合法案》,将目


再一宗校园轮奸案 梁子祥质问教部:要等到几时才肯行动?
马青宣传局主任梁子祥表示,当全国人民仍在为雪州八打灵再也白沙罗万达镇国中四校刺杀案感到悲痛之际,如今又在吉打华玲爆出涉及三名在籍学生与一名离校生的校园轮奸案。我们的学校到底怎么了?这已不是“个别事件”,而是整个教育体系严重失灵的警讯。 梁子祥指出,事件一宗接一宗,性质一宗比一宗恶劣,但教育部依然态度模糊、行动迟缓,让人愤慨和痛心。 “部长到底要等到几宗惨案、几条无辜的年轻生命被摧毁,才肯认真行动?难道教育部的回应永远只是成立另一个‘特别委员会’,召开另一场‘闭门会议’?” 梁子祥强调,人民不需要更多的研究报告,也不想再听冠冕堂皇的“价值教育”口号,而是需要政府的果断执法与实质改革。 “教育部必须立即采取严厉措施,确保校园安全、保障学生免受暴力侵害,并追究涉案学校及教育官员的失职责任。” 梁子祥指出,学校本应是孩子学习知识、建立友谊、培育品格的安全天地,如今却沦为高危地带,校园霸凌、暴力与性侵事件层出不穷,学生每天都在恐惧中上课。 “当一个学生不再敢独自上厕所,当家长担心孩子在学校的每一分钟,那就说明我们的教育体系已经出了严重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