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75%?80%?一个政府3个国债数据
最近,在媒体大肆的报导之下,大家都被“国债达1兆令吉“,足足12个零的耸动标题而感到震惊不已……
然而,却少有人真正关注,到底这1兆令吉的国债是如何算出?明明不久前新闻才报导我国的国债占GDP比例是50.9%,怎么在希盟政府上台后就突然飙升了?
如果我们仔细翻查希盟政府过去数日来的言论,就可发现他们所公布的数据并不一致,至少出现了3组不同的数字。
5月23日,首相敦马哈迪宣布我国负债相当于GDP的65.4%。
然而到了隔天即5月24日,财政部长林冠英却说国债相等于GDP的80.3%。
同一日,作为财政部特别官员,也就是林冠英助手的潘俭伟又说,国债占GDP的比例为75%。
所以,到底要以谁的数据为准?为何国债占GDP的比例会在一两天内从65%变成75%,再变成80%?
更令人费解的是,林冠英也创下了世界首例,计算国债的方式与众不同。
一直以来,我国计算国债的方式和全世界的其他国家一样,仅把中央政府的国债(直接债务)列在其中,从来没有一个国家把“或有负债”(contingent liabilities)视为债务。我国的“或有负债”主要是来政府作为高教基金局(PTPTN)、负责捷运和泛婆罗大道工程的Danainfra等机构的担保,这些计划并没有失败,因此根本不构成“债务”。
同一个政府,对国债的比例竟发表了3组完全不同的数字,给经济带来了不稳定因素,进一步打击市场和外资信心。这几天,我国股汇像吃了泻药一样狂泻不止,政府不应该再给市场制造混淆了。